三千年是一段怎樣的時間向度呢? (牆上的水蛭如何想像一年半載是甚麼呢?)
三千年是甚麼樣的感覺? 是否憑著我所了解的五分鐘的時間長度, 不斷向外推移, 然後最終就會到達這一點呢?
從雜阿含經的古印度到今天, 我們經歷了數不盡的戰爭, 轉變, 痛苦, 醒悟.
我們的生活形態的確不同了, 我們有 email, internet, medical science, 以及各種數不盡的技術和能力.
我們是否真的進步了呢? 我們是否都活得比之前好? 煩惱的時候, 人的心靈又可以停靠在甚麼事物上面?
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
時有異比丘從座起,整衣服,稽首禮足,合掌白佛言:「世尊!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
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雜阿含經卷十七, 雜因誦第三品之五)
在人的生命之內, 有一些最重要的東西, 它是不會隨著時間的轉移, 物質的增減或者生活形態的轉變而有所不同的. 你說那是智慧亦得, 說是永恆亦得, 說是學問亦得.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佛陀降生至今約二千五百年,雜阿含經記佛陀教誨,何故此經竟有至少三千年?
回覆刪除一個覺者一刻前向你或人類開示,跟佛陀千年前留言向你或人類開示,有什麼根本分別?所以,去感受三千年的長度,這有什麼意義/作用?若由此悲嘆人類至今執迷不悟,又同時讚歎佛慧歷世之不朽,這種悲情,很可能根源自浪漫心態,是自作多情的執取,造成憐傷的我執。(只係猜測,莫怪。我也會這樣,所以謝謝你。)
你說「在人的生命之內, 有一些最重要的東西…不會…轉移…增減…有所不同的. 你說那是智慧亦得, 說是永恆亦得, 說是學問亦得」。學問一般指俗諦下的聞見之知,如科學知識亦可不斷修正,所以學問(知識)如何可能如你所說的提升到勝義諦上的不朽?還如何空起來?其實你引述雜阿含經(我無讀過全本)的一段,是否指對學問的執有,一如光暗、虛實等相對性,來帶出「煩惱即菩提」的二律背反的契悟深意?這點我希望你補充一下。
還有,你似乎也說生命之不朽真義,除了其寄存/表現/反映(?…諸如此類) (你原文用「是」,我只好權宜地理解)於智慧和學問外,也見於永恆,那麼,「不轉移不增減」者,即不朽者,也即為永恆者,這不就是個同義重覆的冗語麼?如果其中實另有深意,希望你也解釋一下。
1. 謝謝指正, 原來沒有三千? 我也沒有細心看過.要改成 "二千多年" 吧.
回覆刪除2. 學問, 用中國文化的角度理解, 不必是指書本知識.(而是 Practical Wisdom).
3. 雜阿含經很長的, 未看完很正常, 雖然很值得看, 但當然無必要看完.
4. 原始佛典是好處是義理清楚, 簡單, 直接. 核心是解苦, 滅苦. 佛陀在上文是指示我們一個內省, 拓寬胸懷的自覺方式. 很好讀的. 讀的時候就是一種的自我觀照及拓寬過程.
5. 永恆並不是時間在一點上的無限延伸, 但它是甚麼呢? 我都不知道怎樣解釋. 只能說智慧的洞見, 徹悟, 解苦的過程都有永恆在內的.
6. 人的DNA 就是如此, 有觸覺, 有受, 有愛, 有執. 也因此有滅苦的可能. 能夠這樣走一圈, 確是難得; 能夠這樣看沿途的風景, 確是永恆.
愈說愈玄, 很不好意思.
willsin
知,儒家分為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如果正文中的學問原來專指德性之知,那麼宜先點明。又既然專指德性之知,那麼就不能帶出雜阿含經引文隱含「煩惱即菩提」的「轉識成智」(藉執染而開顯清淨)的點示,(聞見)執有一面就會在人的覺悟過程中沒有現實的腐蝕和脅逼作用,由是苦感反而無源,只怕覺悟更易淪為紙上談兵了。
回覆刪除雖然都是佛學, 「煩惱即菩提」似禪宗多的; 「轉識成智」是唯識的進路. 都不是雜阿含時代的原始佛學的範疇.
回覆刪除willsin
容許我多一點意見。
回覆刪除1.
全套《阿含經》(包括《雜阿含》)是佛陀言說,徒眾再口耳相傳約百多年內的文字總結集。
請明白,那個年代以文字記載並非輕而易舉,所以行文必然扼要短少、言簡意賅,亦因為這樣,不能以為單憑原始經文的字面就可以不多不少地如實掌握了佛陀的所有義理,此所以後來僧徒發展了論藏,註釋和深化了經文所當有的內涵。
再後來發展出來的大乘教理亦應作如是觀,都離不開佛陀的思想本懷和實踐指導。大乘義理並非無中生有另開一條新路。大乘稱名大乘,正是引用《長阿含經》中說「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來表揚和發揮佛陀的教誨。
2.
「煩惱即菩提」、「轉識成智」都是大乘教理所用的術語,但背後實際是提出現實/現象界/經驗界與超驗界/本體界是相即不離,絕非離開了現實而另有一隔世天堂。
用一種現代人的簡約講法,去覺悟必是從現實開始,最終亦如回歸現實,只係中間的過程有一重大波折、轉化,當中開悟的體證改變了我們的氣質、態度、人格等。此所以煩惱(幾近)等同菩提,識轉化成智,清淨須由污染中凸顯,不離現實,出世間如同在世間。
「轉識成智」確是唯識宗(有宗)的術語,但背後那個經驗界與超驗界的背反互倚的實踐原則卻是其他大乘宗派所涵有,如禪宗、空宗。龍樹的《中觀》就有:「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觀涅槃品第25․19)又說「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25․20)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