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歷史和它的歉疚

我有時想, 人的問題並不是在於他的理性; 而是在於他相信自己的理性, 而同時對於生活的挑戰又無能為力.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乃是靠很多的自以為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來維持. 人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限制, 只是不太情願時刻赤裸裸地對著它而已.

最近, 看了一套討論以巴問題的紀錄片, To Die in Jerusalem. 兩個同齡的漂亮女孩, 一個選擇以自殺式炸彈作烈士了結生命, 另一個則不幸被對方炸死. 有這個結果,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種族文化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被不同的歷史條件所決定著.

另一套是 Sometimes in April. 雖然是劇情片, 但導演只是選擇以劇情片的方式來講述94年盧旺達的種族屠殺. 在短短的三個月間, 胡圖族人殺死了七十多萬圖西族人, 被害者不分男女老幼, 當然有涉及強姦輪姦, 也有不少的先姦後殺. 殺人者無動於衷, 死者猶如螻蟻. 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也是因為很多的歷史原因, 有人認為自己有某種的仇恨, 不得不做某種的行為.

看完這些電影, 想起黑格爾對康德倫理學的批評, 想起是非對錯很多時不是rule matching那麼簡單. 人活在歷史裡面, 受著無數的社會和文化條件所限制. 人要超越, 要detach, 即使是這個想法, 都可以是幼稚無比的一個念頭.

想起在香港, 也有好多的 identities, 有菲傭印傭和南亞裔人、有自由行有領綜援人士、有港大生副學士也有副學士先修和毅進…

社會對人的影響無處不在, 人的生活條件人的階級有幾多是自己選擇幾多是運氣? 今晚和阿媽吃飯, 講起有的人要訓街, 媽說了一句少壯不努力. 我話佢地可能只是炒股炒燶左啫…

11 則留言:

  1.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

    回覆刪除
  2. 兩齣電影都是很好的通識素材

    meili

    回覆刪除
  3. 十分認同~
    人似乎是無法,或者應該說,是人就不應跳出這個框框...
    如果意圖跳出的話,只會瘋掉...
    簡單舉個例,身為一個小康重情之家長大的人,死掉親朋戚友必需感到悲傷。若果試圖違背這種感覺,生存就好像只在活受罪...
    胡圖簇人不殺人,亦會搞不懂自己生存有何意義...
    小弟認為做回自己應做的事,就已經不枉此生。
    至於為何不要瘋掉而非要不枉此生不可,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追究了...

    回覆刪除
  4. 見你講「理性」
    這篇短文會否說進你心坎裡呢
    尤其你作為一個哲學家

    回覆刪除
  5. It's too difficult for me, though it's definitely interesting - reminding me of the book debt I owe to the Philosophers.

    willsin

    回覆刪除
  6. 識得撒賴啦你,是個好開始?!呵呵

    ~ Nana

    回覆刪除
  7. what is
    does not become
    what becomes
    is not
    now they all believe
    even to the point of despair
    in that which is
    but since they cannot get hold of it
    they look for reasons
    why it is being withheld from them
    那篇短文的作者出自基督教家庭接受傳統基督教教義長大
    他也可以如同其餘人機械一般去執行完畢他們的人生程序
    可是他選擇了逆流
    類似例子唯有當事人知並承受個中磨煉煎熬
    你的處境似乎兩條路
    要麼留在哲學的土壤裡探尋到真正吻合自己性情的道路
    意味一場自我以及對既有哲學建制的硬仗
    否則徹底或暫時遺棄哲學去從事一些不相關的事
    如同赫塞筆下的悉達多毅然離開皇宮去體驗各種不同人生
    這般抉擇難免會觸及生活上的各種牽絆
    但一直以來
    你卻以不知自己終極追求為甚作為原地踏步的借口
    一種源自無力感所導致的憤怒燃燒成灰燼化為的寂寞
    你不斷說話給自己聽的時候其實也在強化自己的某種心所
    即是說你正在把自己塑造成某一種人而不自知
    人並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限制
    只是不太情願時刻赤裸裸地對著它而已
    揮別「is」
    「become」
    即是你的翅膀
    目的地不重要
    飛翔的實在感覺才是
    即便結果甚至粉身碎骨
    總勝于當一具無瑕的標本
    骰子是你自己的
    定奪如何與我無尤
    起碼你堅持住一個儘可能忠於自己的網誌
    仍舊得以招引來我這樣子不拐彎抹角的留言

    回覆刪除
  8. 前兩日頭暈眼花, 不知不覺去左 page one. 在沒有哲學的 metaphysics 區域, 見到本揭到殘的書叫 The Book of Answers. 於是我閉上眼祈禱, 當黃大仙求簽. 一打開, 佢既答案嚇然是:

    "Whatever you do will have lasting effects."

    (我即刻諗起自己作的業, 感到心寒.)

    willsin

    回覆刪除
  9. 落過地獄既人能夠做提燈者嗎?

    究竟你緊抓著的是甚麼?

    ~ Nana

    回覆刪除
  10. 唉呀,忽然間想到,其實你是不是有點享受一面「叫苦」,一面折磨自己的呢?



    ~ Nana

    回覆刪除
  11. 業滲透語言反映思考
    人有幾多是自己選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