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讀書天才

全年看2618本書 4歲童獲傑出閱讀獎

【明報專訊】康文署一年一度的「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4歲的文浩謙獲頒傑出表現獎,成為全場年紀最小得獎者。就讀根德園幼稚園的浩謙,過去一年看了2618本書,並最愛看有關海洋生物的書,經常問父母鮑魚和水母如何呼吸。


是但一個 sort 能左.
一係條靚仔睇書睇到癡左線, 如果唔係斷唔會一年睇倒二千幾本書.
一係個老豆老母癡能左線, 如果唔係個四歲既仔日日夜夜咁睇書法, 好應該帶佢去睇精神科, 而唔係來攞獎.
再唔係就係康文署的人癡鳩左線, 條靚仔四歲睇二千幾本書你都當無事頒獎俾佢而唔係選擇報警, 至少應該搵青山的職員 standby, 或者通知防止虐待兒童會, 搵社工睇下點樣幫到佢地屋企...
或者係明報個編輯搞能錯左, 這單新聞應該是當趣聞軼事, 好似河北出左個農民數學天才, 自稱已經處理所有數學難題之類...

或者成個香港的人都唔能知人間何世, 淨係全力幫的細路攞獎, 鋪路入名校, 其他乜都唔理. 而家冠軍睇左二千六百幾本書, 即係話你屋企條靚一年睇500本書都唔使旨意入圍. 不過二千六百本書, 淨係寫書名內容簡介同作者名都寫到卜街, 其他野真係唔使做.
這種教育方法仲癲過 James Mill 當年對J.S. Mill 的訓練, 人地都係讀下拉丁文,希臘文, Plato, Aristotle之類, 論睇書的數量一定少過呢位小朋友好多 - 不過 JS Mill 後來大個都有精神分裂, 話細個最大的願望只是同其他靚仔玩下的無聊的玩具而已.

53 則留言:

  1. 一年看二千多本書,的確過份了一點,但也沒你說的那麼不可理喻。四歲小孩看的書,都是圖多字少的,頁數也不多,不一會便可看完一本。一天看七本,一年便二千多本了,而一天看七本並不太難。問題是,很難想像一個四歲小童會自動自覺一天看七本書,他父母一定push得很厲害,結果可能會害了他。香港很多父母就是不明白孩子需要玩耍,而且玩耍的時間也學習到很多東西。

    回覆刪除
  2. 攞得獎當然要有證據, 如果唔係我話我個仔識飛天都得.

    佢個仔就算唔係一日睇七本書, 佢老母都要一日寫七篇讀書報告...

    回覆刪除
  3. BTW, 做乜突然咁粗口?同你個冷峻靚仔形像唔夾喎!

    回覆刪除
  4. 無, 我只是戥佢父母辛苦啫. 你睇條link佢一家人張相, 真係捱到無哂表情架.

    回覆刪除
  5. 四歲應該識唔到一千個字, 基本上佢只係睇書而唔係閱讀, 另外, 佢睇嘅書一本究竟有幾多隻字, 冇一萬幾千字嘅都唔應該算得係可以閱讀嘅書, 康文署冇理由頒個獎畀佢.

    回覆刪除
  6. 個o靚仔個樣真係唔係好得

    回覆刪除
  7. 由新聞到你篇文都好好笑!

    回覆刪除
  8. 其實個靚仔有冇睇晒咁多本書係一個疑問。

    好似唔駛本本書都寫閱讀報告, 淨係記錄你睇左邊本都ok(閱讀報告有另外一個獎), 要老作自己睇左好多書其實真係好容易。

    回覆刪除
  9. 老作都要寫作者名同書名, 或者至少去圖書館借書還書 (二千幾本!).

    而且問題係有乜意義? 擺明有部份係老作重出來攞獎影相, 呢的係乜野心態?

    (如果係老作就係唔老實; 如果唔係老作就係瘋狂.)

    康文署個活動惡性競爭到咁既地步都唔識收手, 真係好有問題.

    回覆刪除
  10. 讀文時,我在想,其實條靚仔如果睇嘅係咸書嘅話,一年翻圖落嚟,三千本其實都唔係太難啫……

    回覆刪除
  11. 咸書要比錢買...三千幾本太大开消...重要睇埋D色情文学...刀好難架......

    回覆刪除
  12. 不過條靚仔得四歲, 好難了解咸書的圖畫有甚麼深意在內. 佢老豆又唔知講解成點.

    而且咸書文字太少, 未必算係閱讀. (呢個係閱讀比賽.)

    willsin

    回覆刪除
  13. 老兄:
    唔講真係唔知你係大學做教書佬,還以為你是xxxx?好激,最近是否受到莫大刺激?篇文咁粗!

    回覆刪除
  14. 靚哥:
    換個角度,客觀D,放鬆,包容去睇呢件事,除低你有色眼鏡,可能睇件事清晰D?你梗係未有仔女,唔知而家細佬仔幾個月開始睇書,我屋企孫仔3歲幾,日日都攞幾本書讀比我聽,重係番文,好鍾意睇書,我都唔知他講mud?皆因自小家貧,書少讀,不似你靚哥,飽讀詩書,不過我與你好接近,大家都好講粗話,好有味道呢?

    回覆刪除
  15. 最近在LA 診所,帶小兒看病.在waiting room ,有一個4 歲男孩looked though he was very boring, you know what,he asked his mum.可不可以唸詩?後來他唸了幾首李白的詩,還有兵車行.What a surprise!!!我很慚愧,我都不能把那幾首詩全記得!現今小孩與我們往昔不一樣了,pls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trend!!!

    回覆刪除
  16. 看來都是我脫節了.

    原來現在的小朋友, 三四歲就識唐詩宋詞沙士比亞. 真係人間何世咯.

    咁佢地五歲就可以入大學啦, 因為我地的大學生寫句英文都唔識, 中文就仲爛口過我...

    回覆刪除
  17. 請問兄台你執教是边處大學,叫我子侄千萬不好去報讀,學生英文水準如此.兄台粗言訴之於文字,胆色過人,因為透個網絡,五湖四海有及冇識人仕可看,落实了教學者屬是人之患.

    回覆刪除
  18. 講粗口就是人之患? 你真是思考細密, 這些推論很有見地.

    如果你的子侄可以承繼到你這些思想水平, 那他們應該未必適合來香港讀書了.

    回覆刪除
  19. 這裏是你的地頭,如果你覺得講粗口才可盡情達意,應該不是問題;不過,我相信你在課堂裏也不會隨便講粗口(即使校方沒有明文禁止),正如你不會邊講書邊挖鼻屎或搔下陰的癢,因為說到底,你還是要隨俗顧及自己的老師形像的。那位批評你的仁兄只是沒有將你博客和教授的身份分開;其實,分開也不太容易呀!

    回覆刪除
  20. 給W.Wong寫回應:
    有次飯聚,當中有位大學教授,一面打麻雀,一面賭啤牌十三章,手拿着馬經,口操流利xyz..粗口!
    破壞了我一向對學者崇高形象,而且不是每個人接受到粗言穢語,尤其是出自飽讀詩書教學者口,很難想象!是個人修養表現.

    回覆刪除
  21. Willsin又唔係第一次講粗口,大家又有乜咁大驚少怪?而責難者竟然要將其扯到什麼學術身份?在大學有教職,並在公文在私語中,在以為得宜的時候和場合,坦蕩蕩不避粗口,這大有人在。

    陳雲:《粗話》(信報)
    http://c3kings.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31.html

    彭志銘:《掉支筆過海》(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717/4/j7ri.html

    馬家輝:《喂,羅志華》
    http://makafai.blogspot.com/2008/02/blog-post_19.html

    鄧小樺:《全城鬆化》
    http://tswtsw.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18.html
    《真有價值的文章》
    http://tswtsw.blogspot.com/2005/09/blog-post_112579202827334936.html

    如果說Willsin文章有可抨之處,竊以為,係佢結論太激,而唔係佢嘅粗口。一般說,一個四歲小孩在成人指導下日讀七本書,係possible的,只係probability很低罷。又那些書是否圖多字少等這類資料亦不清楚,就下判斷說其父母和康文署不仁,結論是太倉促了。另同人睇埋相話「佢一家人張相, 真係捱到無哂表情」,就好以貌取人咯。(我一D都唔覺得佢地個樣有問題。)

    Willsin,過激前提自然推出過激結論,就算論證有效但都唔得人入信。你話「成個香港的人都唔能知人間何世, 淨係全力幫的細路攞獎, 鋪路入名校, 其他乜都唔理」,作為一個general statement係有point的,但我地唔肯定文中的父母係咪真係咁逼迫個細路,所以那對父母、康文署、明報等係咪咁「抵屌」,就存在疑問了。

    回覆刪除
  22. 1. 應屌則屌.

    2. 大學教授形象崇高, 是社會的偏見. 我們不是為了服務社會的偏見而生存的.

    3. 飽讀詩書對社會的問題不聞不問, 不如番屋企訓教.

    4. 康文署的這個閱讀獎勵比賽已經走火入魔, 明報、家長、康文署都要屌. 唔好再為佢開脫, 否則就是假理性.

    回覆刪除
  23. 1. 不用粗口也可以罵得很兇的。

    2. 大學教授形象未必崇高,不過每個職份都有些行為上的規範(規範當然可以變),令人有所適從,大學教授也不例外。

    3. 當然,不過有時用斯文的方式去聞問可能更有效。

    4. 其實你可以想像走出自己的立場,可能會容忍到別人不同的觀點。

    回覆刪除
  24. 1. 用不用粗口都可以罵得很兇的, 視乎情況而定。

    2. 每個職份都有些行為上的規範,不過收左工你有自己的自由。

    3. 當然,不過唔使時時用斯文的方式。遇上執迷不悟者就要用棍毆.

    4. 其實你可以想像走出自己的立場,可能會容忍到別人不同的觀點。

    回覆刪除
  25. 1. 我認為如果你罵人的功夫夠的話,任何時候都可以不用粗口而罵得很兇。

    2. 也不一定。收工後打老婆的教授可能會被炒。

    3. 用棍毆也要講究棍法的。

    4. 我有呀,我上面已說「如果你覺得講粗口才可盡情達意,應該不是問題」,又說「一年看二千多本書,的確過份了一點」;我沒有罵跟我觀點不同的人是假理性。

    回覆刪除
  26. //1. 我認為如果你罵人的功夫夠的話,任何時候都可以不用粗口而罵得很兇。


    示範下好嗎?幾句就可。

    回覆刪除
  27. Yan,

    其實我罵人功夫不高,不過都示範一下吧。讓我用willsin的立場罵那對父母:

    這樣的父母,一定是自己無成就,自卑到要不仁道地催谷平庸的兒子一年讀二千多本書去得個無無謂謂的獎,不如一早閹了那個男的,強迫那個女的結紮,就不致遺害人間了。

    回覆刪除
  28. 唉, 其實響呢個咁嘅世度, 嗰家人拎到個獎仔, 登報兼拍照都算幾生修到, 點知卻換來一閹一結, 又睇咸書又被人講, 唸落真係幾冇陰功下...

    回覆刪除
  29. I don't understand why some peopl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 Hong Kong, get so obsessed about the use of a few choice words that are regarded as 粗口. What's the big fucking deal? It seems that in Hong Kong, your whole arguments can get dismissed because you happened to use a few of the choice words! So when Wong was making reference to castration instead of fuck, does it make it less crude just because those words are not on our list of 粗口?

    This is a classic: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_Nrp7cj_tM
    And I don't know why people have the perception that professors don't swear. Hmm, I teach at a university in the US and a lot of my colleagues swear - and some do so in the classroom.

    I know quite a few well-educated, nice, and otherwise well-mannered people who use swear words on a regular basis. On the other hand, I know plenty of people who don't swear but that doesn't make them less of a jackass or motherfucker.

    回覆刪除
  30. I am not against using 粗口 generally; my point was just that there ar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such language would be inappropriate. In the U.S., it is not uncommon to hear a professor swear occasionally, but I do not know of any professor who uses the word "fuck" in every other sentence.

    回覆刪除
  31. 匿名提到...
    給W.Wong寫回應:
    '有次飯聚,當中有位大學教授,一面打麻雀,一面賭啤牌十三章,手拿着馬經,口操流利xyz..粗口!
    破壞了我一向對學者崇高形象,而且不是每個人接受到粗言穢語,尤其是出自飽讀詩書教學者口,很難想象!是個人修養表現.'

    致:這人兄, 地球對你是很危險, 快回飛船吧!!
    同時你以上所形容的'教授', 真是很想見識他能夠可以一面打麻雀,又一面操啤,仲要多緊隻手去拿馬經,這麼超高難度,地球是不會有的,一是人兄你老作,一是必定與你屬同類.
    誰說飽讀詩書教學者,唔可以講粗口,請不要坐井觀天吧!!!
    Jinni

    回覆刪除
  32. 還有:攞獎的那媽與那孩,是虐待與被虐.
    那媽對個獎痴心一片,
    那孩心底暗駡他媽:痴鳩能線.
    Jinni

    回覆刪除
  33. Gwai這句公道得多了:「一般說,一個四歲小孩在成人指導下日讀七本書,係possible的,只係probability很低罷。又那些書是否圖多字少等這類資料亦不清楚,就下判斷說其父母和康文署不仁,結論是太倉促了。」

    回覆刪除
  34. 致Jinni,

    我說及大學教授,真有其人,他想表現一下他不單只是教授,還是x社會教父,只差的,他不會吸煙及吸毒!打着麻雀,又與其他人賭啤,拿起馬經又讀,當然係等人出麻雀牌及打啤人出牌空檔,才讀馬經,一边讀一边用粗口大講馬經心得.我明白他,想在眾人面前,想show 下他是賭神.殊不知,自此以後,眾人知到他有出現飯聚,一概缺席.
    知識份子當然是可以用粗言發洩感受,不竟讀書人都係普通人,不過不過應看環境,面對什麼對象,場合,用什麼形式.私底下三五知己,高談闊論,xyz,有絕大自由,絕對很多人都接受!
    I agree with W.Wong's comment 筆者喜歡在他私人blog上,粗言偉論,是他自由,Willsin,沒有錯.應予尊重,是他自已抉擇.However,讀者亦有自由不喜歡看,選擇反感,都應予尊重.

    最後值得一讚,筆者這名篇大作,竟然引來多方回响!他已十分成功了.

    回覆刪除
  35. Wong,

    正正是Gwai 那句話令我感到不對勁.

    我說的假理性, 意思是祇集中在可能性, 或概念關係上作討論.

    應該注意的是這個機制, 為甚麼出現這個現象, 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犧牲了甚麼, 它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矛盾, 誰誰誰應該要負責等等.

    人有聰明理性, 不應該假意地在明顯有問題的地方上鑽空子. "可能是這樣呢/可能是那樣呢..."

    閱讀都可以比賽, 但純以數量頒獎有無恐怖?

    你知不知一個咁既獎, 影響所及並非一家人而已, 而是全香港的4歲到10歲細路, 全部多左一份叫閱讀的功課, 狂抄書名作者名, 有時再加內容簡介, 動不動數以十計, 數以百計...

    孩子學不到甚麼, 老師不會有心批改, 家長煩到死, 大家都是狂做表面的虛報, 對誰都無好處...

    Yet, 無知的明報唔覺得有問題, 家長無知, 康文署無知... 都算了, 我們還要在這裡扮分析講可能性, 會不會有點兒那個? 是為之假理性.

    回覆刪除
  36. willsin,

    唉,你對那個得獎家庭的評論,何嘗不是基於一個可能?你認識他們嗎?

    閱讀比賽用量計勝負不及用質計好,但考慮到後者實行的困難,以量計的做法亦可理解。你指出的那些閱讀比賽引致的不良後果,應該是存在的,但去到甚麼程度,不是你這種armchair社會批判相當然就知道的。

    閱讀比賽的目的是鼓勵兒童讀書,這個比賽是否完全達不到這目的?你似乎會肯定地答「當然完全達不到」,我則不然,因為凡事都有多面,不會這麼簡單的。

    還有,你原文大部份篇幅都是罵那個得獎家庭,這是讀者主要覺得你有偏頗之處,

    回覆刪除
  37. 其實,我自己在第一個留言說「他父母一定push得很厲害」,也不過是相當然。我的兒子三、四歲時每天都看七、八本書,沒有人迫他的;我的那句說話顯示的另一個毛病(很多父母都有的),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

    回覆刪除
  38. Willsin:

    我試著梳理一下你我分歧/誤解在哪裡。

    我先前已認同了你的一句「成個香港的人都唔能知人間何世, 淨係全力幫的細路攞獎, 鋪路入名校, 其他乜都唔理」,這作為general statement係有point的,所謂general statement,依日常語境,即有七八成把握反映了現實/制度,但那得獎的一家,是否真可作為檢證個例去支持以上的概論呢?這個我不肯定。

    何解?明報說「4歲的文浩謙...最愛看有關海洋生物的書,經常問父母鮑魚和水母如何呼吸。」又說「8個月大之時,已經會爬去拿故事書,並要求母親給他講故事」、「他每天放學後、臨睡前都一定要看書,現已成了一種習慣。」如果文浩謙父母沒撒謊,則浩謙本人根本對世界就充滿好奇,並且自發地要尋找答案。又經計算,浩謙平均日讀7本書,但浩謙母說「每天又會陪他閱讀4至5本圖書」,換言之,浩謙有時少讀,有時多讀,絕非依著死讀規律,而更似發乎興趣,興之所至時甚或讀滿10本,平均起來就每天7本了。

    既然如此,你敢肯定此個例能支持你隨之而發的概論嗎?而不是恰恰一個反例?至於什麼「真係捱到無哂表情」就更是對個例支持度的無中生有,打茅波。

    最重要在,整體語篇強調的語氣(顯示在粗口修辭上),表示你強烈肯定己見,未留餘地,彷彿將其他論述/觀點都排擠出去,但個例又不確定能支持你,這如何教人信服?

    在香港,一個小孩自發地愉快地日讀7本書,概率很低,而被逼學習的概率,倒可能有七八成,所以你提出的相關社會問題都有見地,只係我寧願你不用浩謙的個例,倒還會更清楚。

    你別埋冤我/大家不能從語境上掌握你的意思,我正正係嘗試從語境去理解你的意思,所以老早撇開了你的粗口字面義,認同了你的概論觀點和喻義。

    還必須一說,思考問題常是觸動所有思緒,萬箭齊發的,總不能禁止讀者自發調用哪類範疇的知識或概念(如possibility呀,probability呀等等)來疏解問題,除非試著後確不管用。

    P.S. 謝謝W.Wong同意我那句。

    回覆刪除
  39. Wong: >我的兒子三、四歲時每天都看七、八本書,沒有人迫他的.

    你在哂命了. 我的兒子沒有你的幸福, 他就讀本地傳統學校, 從七八歲到十歲都有做這類(假)閱讀報告, 他的學校甚至有網頁定期更新名次. 我這個 armchair philosopher 都然有幫手啦.

    Gwai:
    > 只係我寧願你不用浩謙的個例,倒還會更清楚

    文小朋友是冠軍,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在他之下有個很大的宇宙, 不說他說誰?

    回覆刪除
  40. willsin,

    我不是晒命,要晒一早就晒了。我明白你和你兒子受過寫很多讀書報告之苦,但你的問題仍是你將自己的情況overgeneralize;:不一定所有學校的做法都一樣,不一定同一學校的所有學生的經驗都一樣。

    做armchair philosopher無所謂,做armchair social critic就可能很有問題了。

    回覆刪除
  41. 在大學任教的知識份子除了鑽研一己之所長亦有普及知識和參與討論社會時務之責。但華人社會實在沒有太多同時擔當公共知識份子的大學教授。像 Willsin 及 W. Wong 這樣透過寫blog與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網友交流對哲學、 文化及時事的看法亦不多。Willsin這篇文章及他轉貼的videos皆是他批判社會畸形現像及不公義的手法。粗口 文章是不雅,但相對一些不問 世事, 只全 神灌注寫一些世上只有三、四個人看得懂的「學術」文章的學者,Willsin對社會不公還有這團怒火,的確是難得。當然,香港不是沒有關心社會的大學學者,但他們過份著重「民主」。一人一票不是壞事,但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例如貧富懸殊、社會惡性競爭構成對年青人的壓力、保守意識型態對性自由的打壓,少數族裔及外勞受到歧視等等皆不是單靠直選便能解決得了。
    社會批判源自對不公現像的怒火,但社會批判並不等同感情發洩。Willsin 很深刻地帶出了一個問題, 這篇文章亦能引來這麼多回應,他的確是很成功,但我覺得可再進一步討論這種高壓培訓小孩的現像是源自何處。我認為資本主義全球化是加劇競爭風氣的一個主要因素。二、三十年前不論畢業於本港任何一間政府承認的大學、主修任何學科皆是晉身中產或中上階層的保證。但今天的大學生若想靠打工而成為中上階層實在難之又難。高薪酬的私營機構大都是本港或外國的跨國企業,而這些公司會比較喜歡畢業於外國名牌大學的外國人、回流移民或從小入讀國際學校的香港人。相對於從前的世界,今天的金融資本及技術專才能在少了一些關卡障礙的情况於國與國之間流通。本地的大學生即使不去外國生活亦要面對來自國際的競爭。香港各大學的管理高層皆明白本地大學生是處於弱勢,這亦是香港的大學愈來愈關注全球排名及要將自己的學校打造成名牌大學的理由之一。處身於這樣的一個 all or nothing的社會環境,若要子女能過中產優皮的生活斷不是入港大讀哲學便可以。他們需要從小培訓,入國際學校 ,讀MIT。這種高度競爭的生活型態並不是什麼物競天澤的自然規律而是源自資本主義全球化這發展趨勢。

    WKC

    回覆刪除
  42. Wong,

    你不是在晒命, 那很好。我明白你和你兒子享受過很多讀書之樂趣,但你的問題仍是你將自己的情況 overgeneralize:不是所有學校的做法都像美國的一樣,香港小學生所共同面對的壓力和荒謬程度不是你所能夠想像的。

    做 social critic 又好, 做 armchair social critic 都無所謂. 生活於這樣的一個社會, 能夠說多少就說吧.

    回覆刪除
  43. willsin,

    我哪來overgeneralize呢?我當然知道香港的學校跟美國的不同,其實任何住過兩地一段長時間的人都知道這分別。不是要自己有個孩子在香港讀書才會知道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我還有很多朋友在香港,他們不少都有孩子,透過他們,我至少略知一二。

    回覆刪除
  44. > 我的兒子沒有你的幸福, 他就讀本地傳統學校, 從七八歲到 十歲都有做這類(假)閱讀報告, 他的學校甚至有網頁定期更新名次. 我這個 armchair philosopher 都然有幫手啦.

    willsin,是誰替他選這個學校的呢?不可以轉校嗎?

    ~ Nana

    回覆刪除
  45. 我6歲的外甥向我說心聲:「姨媽, 我覺得好辛苦, 要返學, 又要睇書, 又要學英文, 又要學彈琴, 又要學畫畫....你可唔可以同媽咪講, 我唔想學咁多野呀?」
    現在香港的小孩真辛苦, 沒童年, 每日由朝早6:00-晚上7:00都是學甚麼甚麼, 一小時食飯之後就是做功課....家長連暑假都不放過,密麻麻的暑期班,可悲!!
    唔怪得港大的調查是有43%高小學生有抑鬱同焦慮.....唉~
    係咪有獎就是一切? 有獎家長就可以SHOWOFF?
    Jinni

    回覆刪除
  46. 不只香港如此,美國一些華人特別多的地方,例如灣區(Bay Area),也有這個情況;我的一個朋友就住在該區,她的五歲兒子除了返學,還要學小提琴、中文、普通話、珠算、游泳、餐桌禮儀(!),我留意到他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但他的父母卻不以為然。

    回覆刪除
  47. Nana,

    轉校要涉及很多考慮. 對小朋友來說亦是一個不少的挑戰 (重新認識所有朋友, 重新習慣環境, 老師, 等等.)

    而且孩子的成績到接近升中的時候就有紀錄, 排名次, 準備派位. 基本上到了四五年級, 都不能大動的了.

    除非把小朋友送到國際學校, 或一些不考本地公開試的學校, 但要考慮金錢的承擔, 文化差異, 以及學校的辦學經驗, 認受性等等.

    假如選擇其他本地學校, 則天下烏鴉一樣黑, 一動不如一靜.

    回覆刪除
  48. 筆者應很高興,此文引來五湖四海回應.
    個別發表獨特見解,本人比較接受以下幾位意見:Gwai, W.wong and WKC.我愚見幾位論據較為客觀及全面,從宏觀上去探討事件.我並不認識Wong 君,但他說理中肯而客觀,好欣賞此等學者,對過份偏激言論,本人都不受落,Sorry!!

    回覆刪除
  49. //我6歲的外甥向我說心聲:「姨媽, 我覺得好辛苦, 要返學, 又要睇書, 又要學英文, 又要學彈琴, 又要學畫畫....你可唔可以同媽咪講, 我唔想學咁多野呀?」//

    This phenomenon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 as well (perhaps not to that same extent and doesn't start as early). American Annette Lareau used the term "concerted cultivation" to describe it in her book:
    http://www.amazon.com/Unequal-Childhoods-Class-Race-
    Family/dp/0520239504

    A very interesting and easy to read book. Highly recommended.

    回覆刪除
  50. Willsin:

    在Nana之後,我昨晚(blogspot time:2010年9月27日上午5:49)的新貼文失了縱,請問是否給刪除了?抑或Blogspot系統出錯?如是前者(概率極之低),未知何故;如是後者,你介意我重貼嗎?

    回覆刪除
  51. Willsin前文回我說「文小朋友是冠軍, 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 在他之下有個很大的宇宙, 不說他說誰?」

    我尊重Willsin仍然堅持他對文家重重地「說」的觀點,但這亦催使我更要將問題弄清楚。下文貼於昨晚(blogspot time:2010年9月27日上午5:49),未知何故失蹤了,現重貼。

    * * * * * *
    為了再弄清楚問題,我查看「兒童及青少年閱讀計劃」:
    http://www.hkpl.gov.hk/tc_chi/kids_teens/rea_pro_chi_you/inf_for/inf_for.html

    其中情況:
    1. 凡參加者(會員)都獲發嘉許狀。(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2. 閱讀100本書或以上的會員,可獲發金獎證書。(一年讀100本書,即3-4日才讀1本,要求過高嗎?)

    3. 首50名會員,可獲頒發獎項。(所謂獎項,似乎只係多了點名目的證書一張,例如文浩謙的叫「傑出表現獎」。)

    4. 還有「每月之星」選舉,交「不多於400字」的閲讀報告,凡參加例會者獲贈貼紙1張。(留意「不多於」,即約十數字至400字之內,完全自由。)勝者有紀念品一份。(大概張貼紙會更漂亮罷?)《每月通訊》內載有小朋友的閲讀報告,不妨一看;有些小朋友在報告上寫約100字,還畫上公仔,亦得獎。

    文浩謙是Willsin有七八成涵蓋力之概論的例外者,構成反例可削弱概論對社會的指控力呢,還是浩謙一家為了張證書和貼紙而撒謊,支持了概論?

    康民署的鼓勵讀書計劃要求之低,算是虐民之舉不是?

    明報報導文浩謙,是表揚天真小孩真有自發和愉快的勤奮閱讀呢,還是明報成了康民署虐民的宣傳共犯?

    Willsin會否對他孩子學校的不滿而錯誤發洩到別處?而文家康民署明報今次抵屌不抵屌?大家想想。

    (全文完)
    * * * * * *

    我該沒新的補充了,如無意外,不會再在本串上發言。謝謝。

    回覆刪除
  52. Thanks Gwai, I learnt lots from you.. Thanks for presenting information to readers, we then have a full picture of the issue....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problem solving..

    回覆刪除
  53. Gwai,

    謝謝你的補充.

    我當然沒有刪除到你的留言. 基本上, 除了spammed message 之外 ,我是不會刪除留言的.

    回覆刪除